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5月21日下午,我校于新湖校区敏行楼1501会议室召开思政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党委书记梁朝辉、副校长戚继忠、教务处处长范云峰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华主持。

会议现场 郑嘉健/摄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爱群副教授等5位教师分享了思政课教学的经验做法,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如何开展,进一步做好思政课教师人才培育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进行深入研讨。吕伍老师认为要努力构建“大思政课”教学体系,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邹忠宁老师认为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六个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成为让学生信服的“大先生”。陈景思老师则从备好课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备好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流程“四位一体”;李爱群副教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讲好首次课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应敢管善管、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洪小瑛副教授则从完善问题教学法、把握教学重难点、时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和提高提问的艺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问题。
教务处处长范云峰教授认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关政策的历史脉络,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最新重要指示,提出思政课应首先解决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强调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学校副校长戚继忠教授对我校思政课教学“为什么”要改革,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态、教学目标和我们的差距等方面的分析,强调了改革的迫切性。对“改什么”“怎么改”提出了明确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改自己以适应现实的学情,改手段以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改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组织课堂,以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要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生需求、研究教学内容,用符合学生心理与需求的案例去解读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思想,激发正能量,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思政课改革迈上新台阶。

戚继忠副校长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态、教学目标和我们的差距等方面强调了改革的迫切性 郑嘉健/摄
学校党委梁朝辉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最新重要指示,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广大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提出殷切期望,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前进方向。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一以贯之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要聚焦“讲什么”的问题,着力讲好中国故事,着力用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激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要求,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多措并举加强培训学习与帮扶指导,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

梁朝辉书记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广大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提出殷切期望 郑嘉健/摄
本次研讨会发言踊跃,气氛热烈,研讨既有宏观层面的深入思考,又有微观方面的操作建议,既有教育理念的守正创新,又不回避实际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有效凝聚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想共识,激发了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责任担当,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