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学院要闻 >> 正文
【学科竞赛】会计案例大赛夺冠:“财报智囊团”的成长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2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在第十二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中,会计学院梁依翠、林泰锐、罗晓琳、管理学院陈思婷、外国语学院何嘉愉组成的“财报智囊团”五人团队,历经校赛、国家预选赛至总决赛,斩获国家一等奖。该竞赛是全国高校会计与商业管理领域顶级赛事,汇聚全国百余所高校精英队伍,考核维度不仅覆盖财务分析和预测、战略研判和规划、商业管理和运营、公司治理等专业知识,还包括团队协作、书面表达与演讲、创新与创造等综合能力,国家一等奖获奖率不足5%,含金量极高,是对团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权威认可。因此,团队成员跨学科协作成为夺冠关键。

图1 获奖证书

成长:从校赛到国赛的进阶试炼

“最初面对以美的集团2021-2023年财务报告为主题的校赛,我们五人虽怀揣热忱,却也满是迷茫。从梳理美的财务数据脉络,到挖掘报告背后的经营逻辑,每一步都磕磕绊绊。但正是这份“摸着石头过河”的执着,让我们在校园赛场和国家预选赛上初露锋芒。”团队负责人梁依翠如是说。

总决赛筹备期,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计划书打磨、路演稿雕琢、视频制作,每一项都追求极致。团队成员挤在研讨室,为一个数据逻辑争得面红耳赤,又因一个创新思路欢呼雀跃。就这样,经过无数次推翻重来,“财报智囊团”带着凝聚心血的成果,站上全国总决赛舞台。


图2 计划书打磨与路演稿雕琢记录

备赛中,团队摩擦与协作默契共生。一次,数据测算与行业分析结论出现冲突,大家没有互相指责,而是围坐一起,重新梳理逻辑、认真核对《统计学》课程所学的预测模型中关键参数、反复验证数据。路演视频制作时,成员们跨学科学习剪辑,为更好呈现美的集团财务故事,反复调整镜头、配音,让专业内容变得鲜活易懂。这种协作,让大家明白:五个人的力量,远大于简单相加,是彼此包容、互补,才让团队走得更远。

图3 团队成员讨论现场

创新:突破传统的财务分析视角

本次大赛获奖,创新视角是关键“密码”。传统会计案例分析多聚焦财务指标解读,“财报智囊团”跳出固有框架,利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学习和掌握的PEST、SWOT、波士顿矩阵和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方法深度剖析美的集团产业生态。分析财务数据时,谨记《财务报表》课程老师多次强调的财务分析工具,多元化分析视角,结合美的智能家居布局、全球化供应链战略,探究财务表现的底层逻辑。比如,研究营收结构时,敏锐洞察到美的海外市场拓展、线上渠道布局对收入的影响,让财务分析与企业战略深度绑定,清晰展现财务数据如何支撑企业发展,又如何受战略驱动。

团队5人依托不同学院专业背景,高效分工、互补发力。

会计学院梁依翠、林泰锐、罗晓琳利用会计学专业优势和统计学所掌握的数据建模和分析模型,负责财务数据拆解、风险合规校验与动态评估模型搭建,以专业知识夯实分析基础。管理学院陈思婷:从商业运营视角关联企业生态,解读财务数据背后的经营逻辑。外国语学院何嘉瑜:凭借专业语言能力,精准解读美的海外市场报告。

图4团队成员大合照

托举:学校与师长的坚实后盾

学生应该坦言:“学校是我们最坚实的“后援团”。从校赛开始,学院就开放实训室、数据库资源,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研究物料。”

指导老师李卫霞更是团队的“引路人”。她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教我们如何突破思维边界。备赛期间修改稿子,她逐句批注,从财务逻辑到表达细节,事无巨细。正是学校的资源支持与老师的倾囊相授,让“财报智囊团”有底气在全国赛场上绽放光彩。

【后记】"国家一等奖"的奖折射出的光芒,恰似竞赛团队参赛以来的成长轨迹——既有会计准则的理性银辉,又流淌着团队协作的感性虹彩。这份荣誉不仅是案例分析的胜利,更是我校"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在会计领域的生动注照。

初审:钟小娟

复审:杨国臣

终审:韩冰


官方公众微信号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教育城新坡路1号  电话:(0759)3263892 (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