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方炯,男,共青团员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
曾任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彩虹桥心灵驿站办公室部长

图1 方炯同学
所获奖项:
2023-2024学年荣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荣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三等奖
2025年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2025年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机器人大赛循迹组一等奖
2025年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嵌入式大赛三等奖
2024年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机器人大赛循迹组优秀奖
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第二届职业规划大赛铜奖
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大学生创新大赛优胜奖
拥有一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图2-4 部分获奖证书照片
获奖感言:
能够获得这些荣誉,我感到非常荣幸。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完成命题,更注重方案的优化和系统的稳定性。比如在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的简单思路,尝试采用了更先进的算法和控制策略,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实现了性能上的突破。
成绩的取得绝非一人之功。首先要衷心感谢学校提供的宝贵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让我们有了“练兵”的战场;更要深深感激指导老师们,从方案论证到调试优化,他们牺牲了无数休息时间,陪我们泡在实验室,一次次为我们拨云见日、指点迷津。没有学校的支持和老师们的悉心栽培,我们不会走这么远。
竞赛成长故事:
四载春秋匆匆而过,又一批学子即将告别湛科校园。在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方炯的大学时光是一段不断探索、持续突破的旅程。他以专业学习为根基,以创新竞赛为舞台,书写了一份充实而精彩的青春答卷。作为多项学科竞赛的获奖者,他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执着专注,也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实践沃土与开放平台。
初入大学,方炯就展现出对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投入。他注重知行合一,既专注课堂学习、夯实理论基础,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学院丰富的创新文化、开放的实验室资源,为他提供了宽广的成长空间。在大一大二阶段,他加入彩虹桥心灵驿站并担任办公室部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跨领域实践活动。“步履不停,终抵远方”,他始终以此自勉。面对不同的任务与角色,他始终全力以赴、认真负责。在老师指导和同事协作下,他参与组织了多项院级活动,这段经历不仅拓展了他的视野,也显著提升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图5 主持活动合影(第一排左二位方炯)
成长的路上从非一帆风顺,挫折往往成为最深刻的课堂。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测评现场,意外猝不及防地发生——由于操作不慎,核心电路板瞬间烧毁,青烟升起,刺鼻的焦味弥漫开来,所有努力在那一刻仿佛归零。面对突发状况,他与队友虽深受打击,却并未陷入慌乱,而是迅速冷静下来,在现场尽力排查问题根源,虽最终无法完成该次测评,却收获了远比奖状更为珍贵的应急处理与心态调整能力。
正是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细致严谨与心理素质在竞赛中的关键作用。进入大三时期,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化,方炯更加聚焦技术研发与创新竞赛。他依托学院提供的先进实验环境,踊跃投身各类专业赛事,从电子设计、机器人到嵌入式开发,均可见他专注的身影。“唯有尝试,才有可能”,成为他面对技术难题时始终坚守的信念。在实验室中,他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与队友紧密配合、共同打磨作品。他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方案,也在多个校级比赛中拔得头筹,在比赛的过程中更是学习到了课本没有的知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奋斗致青春”的充实历程。

图6 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赛合影(左三为方炯)
对学弟学妹们的经验分享:
对于比赛一定要敢于开始,敢于尝试。不要觉得比赛很高大上而不敢尝试。我的第一个奖就是“优秀奖”,但它是一切的开端。大胆报名,校赛就是最好的练兵场。也不要完美主义,许多人害怕第一次比赛失利,想着大一大二准备好了再开始,但是比赛和考试不一样,赛场上会有很多问题,你想做就去做。
其次是寻找志同道合的队友。一个好的团队至关重要。找到志同道合、能力互补、性格合拍的伙伴,竞赛之路会轻松快乐很多,反之带来的就是无尽的麻烦和痛苦,一个人做着两个人的事情,到最后的结果也不尽人意。
同时,需要坚持。竞赛路上会遇到无数难题,可能会连续几天毫无进展。千万不能放弃,不停地去思考问题,多个角度去看,咬牙坚持下去,可能下一秒就是柳暗花明。
最后也要善于利用资源。多向老师请教,多和学长学姐交流,他们的一句点拨可能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必要时借助AI工具,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寄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大学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不要给自己设限。无论是投身竞赛、专注学术还是锻炼能力,只要你找到心中所爱,并为之全力以赴,终会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