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胜利落幕
我校三支参赛队伍
与来自全球的顶尖创新团队同台竞技
成功斩获数字医疗、数字农业、人工智能三大赛道
2银1铜的优异成绩!
在国际创新竞技场上
湛科学子展现非凡实力

图1 参赛师生合影留念
这些项目凭什么脱颖而出?
背后藏着怎样的创新密码?
一起来解码他们的制胜法宝!
湛科学子征战广州,创下科技创新新纪录!

图2 王江全老师(左三)
本次大赛,由智能制造学院王江全老师领队,三支跨学科团队共11名学生组成参赛代表队,参与数字医疗、数字农业、人工智能三个赛道的激烈角逐,成绩令人振奋:
引力棒——新时代创新型康复健身器械项目荣获数字医疗赛道银奖
莲雾智控果园项目荣获数字农业赛道银奖
AI多模态面试评估系统荣获人工智能赛道铜奖

图3 银奖颁奖现场

图4 铜奖颁奖现场
科技创新成为制胜“法宝”
面对来自全球的强劲对手,学校参赛队如何脱颖而出?领队老师王江全揭秘:“跨学科协作与科技创新应用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引力棒——新时代创新型康复健身器械项目,采用4.6Hz共振引擎,实现肌力提升37%,让智能康复设备更加普惠实用;
莲雾智控果园项目,通过智能环境监测和精准灌溉系统,成功优化种植流程,实现开花同步率92%的技术突破,反季节果实占比达45%,为现代农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AI多模态面试评估系统,基于自适应追问模型,融合多维评估体系,实现90%追问精准度,支持多语言实时交互,为企业招聘提供智能化辅助工具。

图5 引力棒项目比赛现场

图6 莲雾智慧果园项目比赛现场

图7 AI多模态面试评估系统比赛现场
引力棒——新时代创新型康复健身器械项目项目队长龙春鑫分享参赛心得时说:“通过持续优化迭代,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加完善和实用!让金砖国家用户真切地感受产品的价值。”

图8 引力棒——新时代创新型康复健身器械项目负责人龙春鑫同学
莲雾智控果园项目队长余浩天分享参赛心得时说道:“依靠我们的智能技术的加持,能大幅提升果园的生产效率、提高土地产值,可以更好的向国内乃至其他金砖国家推广。”

图9 莲雾智慧果园项目负责人余浩天同学
跨学院协同创新,汇聚多元智慧力量
获奖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多学科师生的深度协作。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师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多维度互补的创新合力:专注于研发攻关的技术力量,提供专业理论支撑的学术团队,优化用户体验与市场推广的创新群体。这种多学院联动的模式,既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色,又促进了跨界思维碰撞。


图10-11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征战国际大赛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的联合发力,成为项目突破关键瓶颈的重要支撑。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师生为项目搭建起坚实的技术骨架。而外国语学院师生则依托多语种专业能力与跨文化传播视野,精准对接项目的国际化需求,针对项目后期的国际市场推广,完成多语种译审、海外用户需求的跨文化调研,并协助搭建与国外企业的技术沟通桥梁,让成果突破语言与文化壁垒,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两学院的协作不仅是技术与语言的简单结合,更是工科思维与国际视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学科交叉的边界,为比赛的成功注入了独特的跨界动力。
坚持与突破:奖牌背后是日夜奋战的汗水
赛场上的精彩展示,离不开实验室里无数个日夜的坚持。


图12-13 引力棒项目成员在实验室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
引力棒——新时代创新型康复健身器械项目:团队成员攻坚克难,通过数百次实验调试,成功突破传统康复设备的技术局限,经过反复的参数调整和性能优化,最终研制出轻量化设备,为康复人群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


图14-15 莲雾智慧果园项目成员在莲雾果园实地调研
莲雾智慧果园项目:项目团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全年无休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团队成员克服野外作业的种种困难,累计采集数万组环境数据,建立了完善的种植数据库,为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


图16-17 ai面试评估系统项目成员开会攻克技术难点
ai面试评估系统项目:团队面对技术挑战,坚持不懈地开展研发工作。共计完成了2000余小时的多语言语音数据处理,通过算法的持续优化和调试,最终使系统实现高追问精准度和多国语言的实时交互能力,显著提升了人才选拔的效率和准确性。
“演示结束听到掌声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团队成员回忆道。
最让队员们难忘的,是团队协作的力量。“看到队友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那种凝聚力让我们感动!”这份默契源于无数次深夜调试、反复推敲技术方案、导师陪伴指导的点点滴滴。
学业竞赛“两不误”,学校全力支持托举!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学校的全方位支持。
训练条件“高标准”:学校提供先进的实验室和设备支持,建立跨学科创新平台;
导师指导“全过程”:企业导师与学术导师共同指导,从技术研发到路演展示全程护航;
氛围营造“全方位”:学校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技术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图18 参赛师生合影留念
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成绩背后,是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体现。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课程+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持续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王江全老师表示,“当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社会价值,这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载誉归来,又是新的起点
师生们以昂扬的姿态,在国际创新竞赛的舞台上展现了湛科学子的实力与风采,也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不仅要追求技术先进,更要让成果惠及更多人。”这是对校园创新者的寄语,也是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的宣言。

图19 银奖奖牌

图20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21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22 外国友人使用引力棒

图23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24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25 引力棒项目展位

图26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27 比赛证件

图28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29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图30 与外国友人合照留念
创新驱动发展
实践培育人才
竞赛促进成长
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
以青春智慧书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