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国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赛事,旨在推动相关领域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全国总决赛于 8 月 3-5 日在苏州举行,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哈工大苏州研究院承办、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协办,吸引了全国 900 余所高校、3 万余支队伍、9 万余名学生参与,设置创意类、挑战类、应用类、竞技类 4 个类别共 20 个赛项,涵盖智能产线应用、仿人机器人舞蹈等多个场景。

图1 国赛比赛现场
我校学子参与赛事的历程始于校内选拔:为响应大赛号召,发布校赛通知,由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组织校赛,通过校内比拼选拔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队伍,为后续赛事储备力量。校赛中,各团队围绕赛项要求展开初研,在老师的初步指导下完成基础方案设计,形成了浓厚的科研竞技氛围。
总决赛设置创意类、挑战类、应用类、竞技类4个类别共20个机器人赛项。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队伍充分展示了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智能产线应用场景赛项中,有的团队设计的机器人能高效精准完成物料搬运与生产流程协作;在仿人机器人舞蹈赛项里,机器人的动作编排与节奏感让人眼前一亮。
从校赛到国赛的备赛过程中,我校学子展现了“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精神风貌。为攻克技术难关,团队成员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在实验室反复调试:在智能产线应用场景赛项中,为实现机器人高效精准的物料搬运与生产协作,他们从机械结构设计到算法优化,逐帧测试动作精度,仅传感器校准就完成上百次实验;在仿人机器人舞蹈赛项里,为让机器人动作兼具协调性与节奏感,团队结合运动学原理反复编排动作序列,甚至自学舞蹈韵律知识优化程序逻辑。
面对省赛、国赛的高强度比拼,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人专注硬件调试,有人深耕算法迭代,有人负责现场应变预案。在老师与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他们不仅解决了机器人稳定性、AI 模型泛化性等技术难题,更在一次次方案推翻与重建中,锤炼了抗压能力与团队默契,真正将 “以赛促学” 的理念融入实践。

图2 省赛比赛现场
赛事由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计算工程学院等骨干教师联合指导,学生跨学科组队,经过校赛突围,我校有12支队伍成功晋级省赛。经过多轮比拼,我校学子在人工智能创新赛、机器人挑战赛、编程应用赛三个赛项中,斩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3项的亮眼成绩;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获奖质量较往年显著提升。此次佳绩是我校推行“产教融合”、“科创融合”、“赛创融合”教学改革的生动体现。借助学科竞赛,既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探索热情,涵养了团队协作意识,也切实提升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