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路
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
却总有人能在峰回路转处踩出坦途
我院学子赖海萍
成功收获她的累累硕果
上岸海南师范大学

志向植于心,朝夕皆可为

“大一开学前,我就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想通过深造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认知的边界。”赖海萍坦言。为了突破自我、在学术领域深耕,她早早将“考研梦”写入青春规划。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课堂上的知识碰撞让她愈发感受到学科魅力,那份深造的渴望也愈发清晰。
她以积极姿态投入学习,在“思考-实践-再思考”的循环中夯实基础,先后拿下普通话二甲证书、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这些沉淀,都成了后来备考路上的底气。
一心凝信念,孤勇亦成歌


“选择大于努力”——备考前的择校,赖海萍格外用心。她通过多渠道搜集院校信息,结合自身专业素养反复权衡,最终锚定目标。
“高考是全班并肩作战,考研却多是独自前行。”她坦言备考的孤独感。大学是选择的岔路口,有人走向职场,有人瞄准考公,而她选择了孤军奋战的考研路。但这份孤独从未消磨她的决心:“只要信念够坚定,只身前行也如带着万马千军。”乐观与执着,成了她对抗孤独的铠甲。
养精铸利器,厚积待薄发

大三学年,赖海萍正式启动备考计划,在各科学习中摸索出独特方法。
对于考研英语,她的秘诀是“坚持为王”:“考研英语与四六级侧重不同,从定目标那天起就要坚持背诵单词,直到考前最后一刻。”她建议结合优质网课攻克语法、长短句与解题技巧,更要反复研磨真题,在温故中知新。


专业课备考,她强调“理解性背诵是核心”。她常用联想记忆法串联知识点,“只有真正理解,考场上才能灵活输出”。备考后期,她定期开展模拟考试,既查漏补缺,也锤炼应试心态。
至于政治备考,她分享“中后期发力+背练结合”的经验:前期通过名师视频掌握解题技巧,侧重提升客观题准确率;后期则加强背诵,让知识点在练习中内化。


初试成绩公布后,她立刻投入复试准备。“复试重在模拟演练”,她找来同伴与师兄师姐反复打磨流程,从自我介绍到专业问答,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稳妥。
柳暗寻新径,转舵亦扬帆
正当曙光似要穿透云层时,考验不期而至:“临近复试,一志愿院校分数线突然暴涨,像被浇了盆冷水。”赖海萍坦言那两天的焦虑前所未有,“但想想已坚持这么久,与其困在情绪里,不如给自己放个短假。”她暂时放下书本,在春光里散步、梳理心绪,让疲惫的灵魂得以喘息。


重整旗鼓后,她迅速转向调剂战场:“调剂要打破信息差。”一番筛选后,她发现海南师范大学名额充裕、复试规范,便立刻锁定目标。收到复试通知的第一时间,她争分夺秒准备材料,最终在调剂复试中脱颖而出,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光亮。
寄语载初心,前路皆璀璨

“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这是赖海萍赠予所有考研人的话
愿每位追梦学子
都能在长夜里做自己的星火
于迷雾中成为破晓的微光
天高海阔处
那些跋涉的足迹
终将写就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