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青年:他身着练功服,在操场上挥剑起舞,动作行云流水;他端坐于课堂,专注研读专业知识,眼神坚定执着;他奔走在公益一线,用行动传递温暖,笑容真诚热情。他就是教育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17班的邓寿威,同时也是学校武术队队长,一位以“以武砺志,以学立身”为准则,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新时代大学生。今天,让我们走近他,聆听他与武术、学业、公益的故事。

邓寿威
武术:十年磨一剑,初心从未改
提及与武术的缘分,邓寿威的思绪回到了小学时期。“从小学接触武术开始,我就深深被这门传统技艺吸引了。”他笑着说道,“那时候每天清晨都会提前到校练习,压腿、扎马步、重复那些看似枯燥的基础招式,就算是寒冬酷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这份坚持,一延续就是多年。在备战各类赛事时,更是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为了在第一届中国-东盟武术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他每天除了完成学业,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训练场上。“一个招式要练上千遍才能形成肌肉记忆,有时候一个动作不到位,就反复琢磨、不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邓寿威回忆道。正是凭借这份执着,他在此次大赛中一举斩获男子青年组(单短器械)一等奖、男子器械与器械对练一等奖以及男子青年组(长拳)三等奖。
在2025年的赛场上,邓寿威的表现更是亮眼。在第五届海南国际武术大赛中,他拿下男子青年组(朴刀)一等奖、男子青年组对练(对刺剑)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在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他又斩获男子甲组(朴刀)第一名的好成绩。面对这些荣誉,邓寿威却十分谦逊:“这些成绩只是对我过去训练的肯定,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我。”

第五届海南国际武术大赛
学业:以武之韧劲,破学习之难题
在很多人看来,要在高强度的武术训练之余兼顾学业并非易事,但邓寿威却做到了两者兼顾、齐头并进,还获得了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教育学院2025年优秀实习生的称号。当被问及秘诀时,他坦言:“坚持与韧性,许多都来自于长年累月的武术训练。”
邓寿威表示,学习和练武术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练武术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也是如此,不能急于求成。”面对难懂的专业课,他会像拆解武术套路一样,把知识点拆分成一个个小块,每天攻克一点;遇到难题卡壳时,他就想起教练说的“招式练歪了要及时调整,不然越练越偏”,于是主动找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把问题解决。
“练武术时,马步扎不牢,后面的招式再花哨也站不稳;学习也是如此,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应对更难的挑战。”邓寿威始终坚信,无论是武术还是学习,都需要日复一日地积累,在平凡的重复中积蓄力量,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实践:用青春之力,担时代之责
除了在武术赛场和学业上发光发热,邓寿威还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在校期间,他多次为校园活动助力。校运会开幕式上,为了呈现整齐划一的表演效果,他每晚都和队友们在操场上反复磨合动作,从步伐节奏到队形变换,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哪怕汗水浸湿衣衫也毫无怨言。社团招新游园夜会上,他精心准备武术表演,为学校社团宣传添砖加瓦;在“醒狮非遗文化实践研究走进校园”活动中,他身着醒狮服饰,伴随着铿锵的鼓点完成一系列腾跃、扑闪的动作,将醒狮这项传统技艺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更多同学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还参与了学校羽毛球比赛开幕式表演以及学校宣传片拍摄,用热情与投入为每一场校园活动注入能量。

武术队日常训练
暑假期间,邓寿威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深入农村开展社会实践。他参与拍摄乡村宣传片,助力展现当地风貌;协助打扫街道卫生、涂刷公共设施,为营造整洁的乡村生活环境出一份力;他还走访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探访当地特产,积极助力推广,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每一次参与社会实践,都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主动融入社会,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邓寿威说道。

2025年第五届海南国际武术大赛
以武为翼,邓寿威在青春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以梦为马,他在逐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相信在未来,这位充满活力与担当的青年,定会带着武术赋予他的坚韧与勇气,在更多领域绽放光彩,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寄语:寻热爱之所向,赴青春之山海
作为学长,邓寿威也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大学是逐梦的赛场,也是历练自我的广阔天地。希望大家能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全力以赴。”
他鼓励学弟学妹们抓住每一次成长的机会,无论是训练场上的汗水,还是课堂里的思考,都值得用心体会。“遇到困难时,别忘咬牙再坚持一下。就像练拳时重复千百次的招式,每一份积累都会让你更强大,最终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打出最精彩的‘套路’。”
一审:吴思如、韩春梅
二审:杨姗姗
三审:陈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