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践行教育家精神,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以德树人、以爱育人、以智启人的教育者。今天,我们聚焦这五位被学生称为“定心丸”的优秀辅导员,听他们讲述那些早已写在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的温暖篇章。
全能导师金嘉欣:千名学子的成长导航仪
个人名片

金嘉欣,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建筑工程学院党委青年委员、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曾两次获得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获学校“优秀教师通讯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连续四年辅导员工作考核优秀,两次获得校级“优秀辅导员”。
用爱托举梦想。金嘉欣老师一直立足于“专业为舟载育人之责,以共情为楫连心灵之桥;既做思想领航的成长引路人,更当风雨同舟的青春同行者”的工作理念,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守望青春护远航,静待花开结硕果
金老师始终秉承着“心中有学生,学生有天下”的育人理念,她累计主管学生近1000人,带领着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顺利毕业。主管学生个人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80余项,校级奖项800余项。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名学生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土木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称号。
她是同学们口中的“欣姐”,同学们感觉欣姐一直在他们身边,当遇到困难或疑惑时,欣姐会迅速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解答疑惑。陪伴失恋的同学在电话中聊到凌晨四点;在同学们准备比赛时,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在同学们获得荣誉时,为他们欢呼。正是这些数不清的瞬间,让欣姐成为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最信任的人,既是人生导师,也是知心朋友。
就业专家徐焕才:职场启航的引路人
个人名片

徐焕才,中共党员,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招生与就业专员。
曾获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2022年年会论文优秀奖,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评选优秀奖,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因势利导启新程,量体裁衣促发展
徐焕才老师秉承着“以心育人,以行践诺,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的育人理念,他主管就业工作已10年,在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中,他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主动联系多家企业,结合学生实际推荐合适岗位,还组织模拟面试,针对表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并详细指导职业规划,助其明确目标与路径。在他的帮助下,学生积极投递简历,获得多家企业面试机会,最终凭借出色表现被心仪企业录用。他还不定时了解学生工作情况,以便及时提供支持,确保其顺利适应职场。看到学生快乐就业,他也倍感欣慰。
“有困难,找才哥”,这句话深入同学们的心中。徐老师认为,辅导员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保持真诚和耐心,倾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意见,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心灵导师钟日云:成长路上的知心人
个人名片

钟日云,中共党员,学院党委组织员。
曾两次获得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指导老师”,获广东省“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工作案例类三等奖,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谆谆教诲化春雨,循循善诱启心智
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钟日云老师秉持着“用心倾听,助力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的育人初心,她坚持深入宿舍、课堂、活动现场,不是检查,而是观察、交流,“主动靠近”而非“被动等待”。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钟老师特别留意学生的兴趣特长、思维方式、价值观,甚至是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热情或坚韧。今年,钟老师主管的第一届学生顺利毕业,在这当中,9名学生考上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3名学生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4名学生成功参加国家基层项目,他们都纷纷给钟老师发来了喜讯。
钟老师除了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在同学们遇到困难时,都会第一时间来到他们的身边。在某个周末,有学生在医院晕倒,钟老师得知后会立即赶往医院,主动承担起陪护责任,跑前跑后地挂号、缴费、陪着她穿梭于各个检查科室,耐心安抚她的不安,同时抓紧时间联系她的家长告知情况,妥善照顾该学生。


钟日云老师表示,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难题及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唯有用真心与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走进他们内心,进而赢得学生信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资助育人吴碧云:梦想的守护天使
个人名片

吴碧云,中共党员,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资助工作专员。
曾获“广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得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优秀奖,曾指导学生立项2024年校级大创项目。
亦师亦友同成长,且行且思共芬芳
吴碧云老师怀有“向下扎根沃土,向上托举梦想:深耕学生生活学习场域,全力支持潜能绽放”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她既是迷茫学子的引路人,也是突发状况的守护者。深夜收到学生关于“考研还是就业”的迷茫咨询后,她以纸笔引导梳理初心,用“向上生长先扎根”的箴言驱散备考疲惫,最终陪伴学生成功“上岸”。面对学生突发受伤等紧急情况,她始终以“快”字为先,第一时间保障医疗救治,同步协调家长沟通、保险理赔与学业帮扶,并开展安全教育,用责任筑牢成长防线。


育人路上,她主动走进学生生活场域:以“朋友”身份深入宿舍,发掘特长、塑造价值观;以“同行者”视角走进课堂,链接资源助学业;以“伙伴”姿态参与校园活动,用“真心换真心”的陪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坚定同行者。
应急先锋刘梦霜:校园安全的守夜人
个人名片

刘梦霜,中共党员,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科创专员
2024年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在支部获得“一支部一特色”项目立项,同年学院辅导员考核优秀。


学生口中的“定海神针”
深夜里,突遇学生突发严重呕吐与呼吸困难,需紧急转院,刘老师立即前往医院陪同学生转院,并联系家长告知情况。同时,另一名学生因药物与酒精混服导致呼吸急促,确认该同学无碍后,叮嘱其舍友陪同返校观察,随后马不停蹄回到转院同学身边,直至其症状逐渐缓解,于清晨六点,护送学生安全返校。哪里有学生的需要,哪里就有刘老师的身影——守护学生安全,我们一直都在。
赤诚相伴护成长,匠心独运引未来
“以赤诚伴成长,于日常护行引心”是她的育人理念,刘老师表示,辅导员的工作是深夜奔波中对责任的诠释,是日常守护里对价值的彰显,更是在学生成长路上,做那个永远 “在场” 的托底人。作为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既要像“应急枢纽”一样高效协调各方资源,也要像“临时家人”一样传递安全感,才能在混乱中稳住阵脚,把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而每一次化解挑战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责任”二字理解更深刻的过程。
刘老师表示,与学生的交往中,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以心换心,用真心和行动去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深耕育人路,托举青春梦。建筑工程学院的辅导员们始终秉持着热情与勤勉,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在学生成长的路上为他们披荆斩棘、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