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光在讲台闪耀!” 她说,教育是点亮未来的事业 ——22级小学教育专业廖雅婷专访
时间:2025-08-21 点击:

“每一次站上讲台,都像是点亮了一颗颗小星星。”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8班廖雅婷这样形容她对教学的感受。在第十二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三等奖的她,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笃定和对讲台的热爱。

9870f538d6a4b1059715eb60880b400c

廖雅婷在第十二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她的赛场:磨砺与绽放

“备赛,就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谈及刚刚落幕的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廖雅婷这样总结。获得省赛三等奖的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潜心钻研和反复打磨。

备战伊始,廖雅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透”比赛。她系统研读赛事章程和评分细则,精准把握每个环节的核心要求。教学设计是她的主战场。为了拿出一份既符合新课标理念又具实践性的教案,她翻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推敲,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既要体现语文要素,又要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她设计的多层次小组合作任务和创新情境,成了后来比赛中备受评委好评的亮点。

ddae2bc239a8bbb780ca33ce53999e47

6dfbecd30a61eb69ff70c76a3e7e65ee

廖雅婷日常训练剪影

模拟授课环节更是挑战重重。她化身自己的“最严评委”,通过手机录制每一次试讲视频,课后反复观看复盘,从一句句教学语言的推敲,到一个个教姿教态的调整,不放过任何细节。“有时候一句话的语气不对,或者一个手势显得僵硬,都要反复练习改正。”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是她进步的阶梯。

廖雅婷深知,个人的努力离不开强大的后盾。“我的指导老师覃进教授和刘宁宁教授,真的倾注了太多心血。”回忆备赛过程,她充满感激。教授们不仅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逐字逐句地为她修改教案,更在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课堂互动的巧妙设计等关键处给予细致入微的点拨。“他们常常提醒我,要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设计活动,思考‘这样讲,孩子们能懂吗?能感兴趣吗?’”这种以生为本的理念,深深烙印在她的教学设计中。教授们还多次亲临她的模拟试讲现场,精准指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608d736446e0dfb3e74fd858f180a3c7

覃进教授和刘宁宁教授指导廖雅婷备赛

学院的鼎力支持也让她倍感温暖。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比赛,专门组织校内外经验丰富的教授们为参赛选手们量身打造了多场专题培训。“这些培训干货满满,直指我们在实战中容易暴露的短板,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升能力,为顺利参赛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廖雅婷说道。正是这份来自师长和学院的强大支撑,让她在赛场上更加自信从容。

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动漫版

录制省赛参赛视频现场

她的初心:热爱与坚持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廖雅婷对教育的热爱,并非一时兴起。“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她的语气坚定而温暖。

这份热爱在大学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生根发芽。专业课堂上,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认真做好每一份课堂笔记,将老师推荐的优质课例、优秀教学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课后进行系统整理归类。她深知“厚积”才能“薄发”。课余时间,她广泛阅读教育类书籍,关注专业公众号文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并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模拟试讲练习,提升实操能力。

真正让她对“人民教师”四个字产生深刻理解的,是走出校园的实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四点半课堂”志愿活动,以及暑期“三下乡”支教经历,成为她教育生涯中宝贵的启蒙。“在支教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他们对老师无条件的信任,那种触动是难以言喻的。”正是在与孩子们真实相处的点滴中,她深刻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无与伦比的价值感。“那一刻,我更加确信,这就是我想用一生去耕耘的事业。”

6b44b94ede3f9a251fb3fa0f392f0740

c6ba17eddbd362d96d89174bda5710be

“三下乡”支教剪影

她的远方:情怀与担当

对于这次比赛的成绩,廖雅婷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基本满意,但也有遗憾。”她坦言,站上正式比赛的讲台时,紧张感还是带来了一些小失误,比如遗漏了部分知识点,试讲后半段的流畅度也有所欠缺。“这让我意识到,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样重要。”展望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在这些方面不断提升,让课堂呈现更加精彩、自信,充分展现一名优秀师范生的风采。

一审:吴思如、韩春梅

二审:杨姗姗

三审:陈邦权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教育城新坡路1号   电话:(0759)3263610(学院办公室)